中國毛毯行業:以創新驅動行業發展
申佳液壓
發布時間:
2017-11-16
在市場需求低迷時,毛毯作為日用消費品,表現出較強的剛性需求。據海關統計,1~10月我國出口毛毯3.82億條,同比增長2.6%,創匯20.5億美元,同比增長11.3%,是毛紡出口11大類產品中能夠保持量價同升的產品。在困境中能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也同時反映了我國毛毯行業在原料和裝備以及技術水平上已具備一定優勢。

在市場需求低迷時,毛毯作為日用消費品,表現出較強的剛性需求。據海關統計,1~10月我國出口毛毯3.82億條,同比增長2.6%,創匯20.5億美元,同比增長11.3%,是毛紡出口11大類產品中能夠保持量價同升的產品。在困境中能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也同時反映了我國毛毯行業在原料和裝備以及技術水平上已具備一定優勢。
雖然日子相對好過,但是當前毛毯行業發展依然面臨挑戰,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間。12月14日~15日,由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主辦,臨沂綠因工貿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四屆全國毛毯行業發展交流大會暨毛毯專業委員會二屆一次會議在山東臨沂召開。如何以創新驅動行業發展,提升毛毯產品附加值,拓展產品應用的領域,實施品牌戰略,成為行業領導、專家和企業家們探討的中心話題。
出口保持增長 內銷市場有待拓展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市場需求不足,毛紡產品出口增速逐漸放緩,今年下半年累計出口額出現了負增長。據海關統計,1~10月毛紡產品累計出口103億美元,同比下降3.2%,出口量同比下降幅度更大。在這種形勢下,毛毯出口同比增長2.6%,出口創匯同比增長11.3%。從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來看,出口美國市場份額為30%,同比增長了3.13%;歐盟27國市場份額為23%,同比下降9%;日本市場比重為7%,同比增長9%;阿聯酋市場比重為4%,同比下降15%。總體來看有升有降,有喜有憂。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彭燕麗表示,在市場需求低迷時毛毯產品能夠保持量價同增實屬不易。
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紡織系副主任張進武教授表示,我國毛毯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成為世界毛毯生產基地。隨著毛毯質量不斷提高,生產工藝不斷改進,產業鏈不斷完善,品牌不斷推出,我國毛毯行業已形成一定競爭優勢。但同時也存在著產業層次偏低,出口依賴性強,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等問題。隨著國內生產成本上升,利潤率出現下降。
彭燕麗也表示,毛毯行業目前是外向型為主的行業,據測算,內外銷占比分別為30%和70%。從參加今年協會名優精品推薦活動的17戶企業上報有效數據看,2011年外銷占比57%(2010年外銷占比62%)。在國際市場低迷,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和各種要素成本不斷上升的壓力下,毛毯企業有必要開拓國內市場。通過引導生活方式,擴大國內毛毯市場份額。
產品更趨多元化 新材料新技術助力價值鏈開拓
為檢閱毛毯企業在科技創新、擴大原料使用領域、產品研發、提升產品品質和擴大市場營銷方面取得的成績,今年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首次組織了全國毛毯名優精品推薦活動。本次活動吸引了全國重點毛毯企業積極參與,共收到25家企業申報的60件產品。中毛協秘書處組織專家組對參評企業經過資格審定、產品內在質量技術評估和外觀質量綜合評定,共評出毛毯產品“精品獎”16個。
在此次全國毛毯發展交流大會上,對獲獎產品頒發了獎牌、證書,并組織參會人員觀摩了獲獎產品。從獲獎產品可以看出,毛毯開發呈現多元化特點,采用的原料既有傳統的羊毛、腈綸、滌綸,也有棉、中空纖維等;既有厚重的拉舍爾雙層毯,也有輕薄的棉毯。花型和圖案也具有不同的風格。但總體來看,在應用領域上沒有大的突破。
彭燕麗提出,毛毯生產企業還應加大研發投入和提升產品開發能力,進一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毛毯企業以外向型居多,企業的研發投入和新產品開發能力相對較弱,產品的附加值較低。“十一五”期間,毛紡工業共有50項科技成果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其中毛毯項目非常少。我國出口毛毯平均單價僅為5.36美元/條,都說明了這一點。
如何才能實現毛毯產品的創新,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呢?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教授級高工施楣梧認為,品牌、高附加值都是科技和藝術結合的產物。在毛毯新產品開發中,既要通過技術創新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高質量、創造差異化、迎合細分市場——改進現有價值鏈的價值,更要運用新理念,組合現有資源,創造人的購買欲望,開拓市場,建立新的價值鏈,創造新的價值。現代產品給人傳遞兩種信息:理性信息包括產品的功能、材料、工藝等,感性信息包括產品的造型、色彩、美感、使用方式等。在毛毯新產品開發中還應運用感性工學知識,針對消費者心理需求,把消費者對產品所產生的感覺或意象轉化成設計要素。
他提出,在用途上,毛毯產品可以更加豐富,既可作為御寒床品,也可用作夏季薄被,還可用于室內裝飾、背景照明、軍警裝備、運動戶外、寵物用品、汽車用毛毯等。外觀手感上,可以具有彈性或珍貴獸毛風格,還可具備特殊功能,如:阻燃、抗菌、釋放負離子等。這些都可通過運用新材料和新技術來實現。如分別選用不同材質、設計不同細度和截面,分別模擬珍稀野獸毛皮的絨毛和剛毛,采用適當的混纖方法使絨毛和剛毛合理搭配,仿照動物毛的整體結構,表面進行油劑整理,形成類似于名貴毛皮的手感,可研發出仿獸毛毛毯。另外,房屋裝修和家具裝飾用毛毯,可實現快速裝修,毛絨面給人以溫暖感,同時毛絨面有良好的吸聲降噪作用,適合沿街住戶的降噪要求,還可結合負離子加工和森林狀圖案給人以森林氧吧的感覺,可內置LED進行柔光照明。
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針織與服裝工程系主任張佩華教授在分析國內毛毯需求特點的基礎上,對開發舒適功能性毛毯產品也提出了具體的建議。上海恒源祥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強建春介紹了恒源祥在產品營銷中突出羊毛文化的成功實踐,為毛毯產品市場營銷提供了借鑒。
節能減排清潔生產 產業鏈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毛毯生產的印染后整理加工工序,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水,還有廢水排放。因此,對于毛毯行業來說,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節能減排清潔生產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
近年來,毛毯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進行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明顯效果。調查顯示,2011年18家毛毯企業工業用水總量平均每家22萬噸,同比下降25%;12家企業廢水排放總量平均每戶15萬噸,同比下降41%。彭燕麗表示,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方法、獎懲機制。按照這個要求,毛毯行業應總結推廣節能減排好經驗、工藝設備,爭取政策支持和獎勵。在這方面,毛毯專業委員會將開展一些基礎性的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指標、基礎數據。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爭取建立與政府部門的聯系,幫助企業做好節能減排工作。
此外,產業鏈合作共贏也是毛毯行業做大做強的必然方向。彭燕麗認為,毛毯行業的優勢還在于原料和裝備的國產化程度非常高,充分利用這方面的優勢,相關產業協同合作,提高裝備水平,開發適用的染化料助劑,產學研相結合,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速度,將為提升產品品種和質量、節能降耗、提高生產效率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張進武也提出,在現有毛毯產業鏈中,要積極構建毛毯企業技術創新聯盟。聯盟各方通過各種長期契約安排、股權安排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松散網絡型組織,這是毛毯業提升的重要途徑。
此次會議還選舉產生了毛毯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成員。臨沂新光毛毯有限公司董事長、毛毯專業委員會主任錢春生介紹了毛毯專業委員會2013年的工作計劃。明年,毛毯專業委員會將組織開展對毛毯市場的調研,定期邀請專家進行市場分析;對全國毛毯企業原材料消耗、設備規模、產量、質量等進行摸底統計;提倡文明生產、文明經商、優良服務,加強毛毯行業自律;組織毛毯企業與染化料助劑廠對口,及時采用新型染化助劑,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相關新聞
2021-09-30
2021-09-30
2021-09-30
2021-09-30
2021-09-30
2021-09-30